您的位置首页  茶叶新闻  茶叶资讯

冲泡白茶用克秤称5克,是老古板,还是真实用?我从4个角度告诉你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4-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

有一次,到L君那里聚会。

坐下来正准备泡茶时,随口问了句,你们平时泡茶会用克秤吗?

结果大家将这个话题,聊得热火朝天。

L君说,我的秤坏了,最近泡茶都没称重。

M闺蜜答,我自己泡茶时,从来不用秤,太麻烦。

这时,L君带来的两个同学,也在附和。

“你们平时泡茶都这么认真吗?我们从来都是随手抓的,跟着感觉走。”

“是啊,看干茶放进盖碗的高度,多泡几次就有经验了。”

(李麻花:天啊,你们这一个个喝了这么多年茶的人,居然没有一个用克秤的!)

正当话题聊得正热闹时,W伯母切了一盘水果出来说,听你们说得我都糊涂了,泡茶不是说放8克吗?怎么今天又变成5克了?

听到这,大伙们忍不住纷纷笑场了。

用标准盖碗泡茶,岩茶才是投茶8克,但到了白茶这,投茶5克才不多不少正正好!

泡茶时,对于“称茶”这件事,有必要提前做好。

不然,随性抓一把茶直接泡,很容易出现将茶味泡淡、泡浓、泡苦涩的问题!

《2》

泡好一杯茶,投茶量要精准。

否则,茶叶放少了,泡出来的茶汤滋味偏淡。

而投茶太多,不仅会导致茶味太浓,变得不好喝,还会造成浪费。

然而,提到“投茶精准”,就少不了用到克秤。

好比在做蛋糕时,糖粉、面粉、黄油等,不同用料的配比得要精准到克,做出来的蛋糕才能成型。

泡茶时,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比如说寿眉的冲泡。

秋寿眉散茶的模样,茶友们应该印象很深刻,它的干茶蓬松且枝叶虬髯,活脱脱像是张牙舞爪的茶界张飞。

基于秋寿眉的独特外形特征,在泡茶时,投茶量的控制就比较麻烦。

即便泡了很多次茶的老茶客,还是难以做到十拿九稳的一抓一个准。

因为,那些枝横叶阔的粗梗与大叶会横亘在盖碗内,个别茶梗枝丫甚至还会冒出来,没等投多少茶下去,整个盖碗内的空间便被占据得满满当当,彻底装不下。

从肉眼看去,你会觉得自己肯定已经放足了茶。

但实际放到克秤上一称,低头一看秤容易让人傻眼,因为此时显出的克数,往往才三四克多一些,距离5克这个数值还差得有点远。

要是没有用克秤称茶,直接将看似“放足茶叶”的盖碗端过去泡茶。

等到沸水一冲,蓬松的散茶吸水后软塌下去。

到最后,整个盖碗内的茶叶量,看起来会少得可怜。

梗叶张扬的秋寿眉散茶,看似庞然大物,但实际却不怎么重,认真说起来,它不过是个“纸老虎”,茶友们别被蓬松的干茶表象给骗了。

投茶时跟着感觉走,不如用克秤称茶来得靠谱!

《3》

用克秤称茶,能最大程度减少投茶误差。

但是,在实际泡茶过程中,不少茶客容易因“用起来麻烦”、“不习惯”等诸多原因,不用克秤,而改用成林林总总的“土方法”去判断投茶量的多与少。

比如说,看干茶放进盖碗内的高度。泡白茶时,白毫银针放到盖碗的1/3处,白牡丹的1/2处,泡寿眉则将整个盖碗全部放满。

其实按这样做,并不靠谱。

首先,不同盖碗的“高矮胖瘦”器型有别,按体积去估摸着投茶,会让人找不着北。

好比将一瓢水倒进不同的容器里。倒入细高的圆柱VS倒进宽底的圆盘,水位线的高度压根不齐平。

其次,白茶还有散茶与饼茶之别。

散茶蓬松,饼茶规整。

一饼白茶的常见重量是七两350克,直径18cm左右,厚度有2cm上下。在冲泡白茶饼之前,只需撬开薄薄的一片茶,便可足够。

但是,每位不同的制茶师压出来的茶饼,松紧程度有别。

即便是同一饼茶,靠近饼窝的地方压得略紧些,而茶饼正面则相对要松一些。

所以,压成饼后的白茶,压根没法再用看干茶体积投茶的老方法!

最后,凭干茶体积估算投茶量,误差性大。

比如,寿眉里有春、秋寿眉之别,比起梗粗叶大的秋寿眉,春寿眉相对要清秀许多。

而白牡丹里,还能分出特级白牡丹(牡丹王)、一级白牡丹、二级白牡丹等多种不同等级,它们彼此间的芽头大小、叶张大小、茶梗长度等,均有差别,干茶体积并不一致。

刻板地按白茶干茶体积去估算投茶量,肯定会出误差,难以泡出浓淡适宜的茶味!

凭着手感来投茶;差不多就行;看干茶放进盖碗内的高度……

这些五花八门的投茶“土方法”,都不如一个克秤来得精准实用。

《4》

用盖碗泡茶时,村姑陈历来提倡用克秤称茶。

但是,也有遇到有人来抬杠——只有对茶性不熟悉的人,才会用克秤。有经验的人多少能做到心中有数!

呃,对于这个质疑,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

那就是,用实践数据来说话。

先准备一把秤,再分别抓出一把白毫银针、白牡丹、春寿眉、秋寿眉散茶。并且,每种茶都尝试抓10次。

最后统计一下,看看能做到一抓一把准?不多不少刚好5克?再来谈所谓的“茶性熟不熟”一说。

何况,除了白茶以外,还有武夷岩茶、正山小种、云南普洱、铁观音、茉莉花茶、龙井绿茶等,不同形态、不同类别、不同外观的茶叶,琳琅满目。

又有谁能够打包票肯定,自己可以熟悉任何茶,每次泡茶都不会出现投茶量偏少或过多的误差?

平心而论,泡好一杯茶,离不开的是用心。

而真正爱茶的人,也不该如此不讲科学,在泡茶方面随心而为。

用秤称茶,科学地量化投茶,才是泡好一款茶的关键第一步!

《5》

除了标准投茶量外,用盖碗泡白茶,还有哪些具体量化的指标?

泡茶用具上。

以容量100-110毫升的标准白瓷盖碗为标准。

用标准盖碗泡白茶时,投茶5克,注水接近碗沿位置即可。

总之,盖碗泡白茶,适用1:20左右的茶水比例。

如果换了不同规格容量的盖碗泡白茶,要相应地换算出投茶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而不是一刀切。

泡茶水温上。

好茶不用开水烫,冲泡优质白茶,适用滚烫的沸水冲泡。

高温的沸水,可以更好地激发出高沸点的茶香物质,以及更充分地浸出更多茶味物质,让泡出来的茶汤更香更好喝。

如果水温不足,用温水泡茶,会导致泡出来的白茶茶汤像“温吞水”那样,鲜香醇爽等风味表现不足。

在泡茶时间上。

内质丰富的好茶,前6-7冲左右适用快出水,等到后几冲茶味逐渐变淡后才需要适量坐杯。

盖碗泡茶时,“快出水”的时间要求比较严格,迅速注水完毕后,立即合盖倒出茶汤,从注水开始计时,等到将盖碗内的大部分汤水倒出,泡茶用时以控制在7-8秒左右为宜。

分秒必争,片刻都不要耽误,“快冲快出”,尽量缩短茶叶与热水的接触时间,避免茶味过多浸出,才是“快出水泡茶”要义。

随着茶味逐渐被消耗后,随后几冲茶汤可以依次延长泡茶时间,延长5秒、10秒、15秒等(根据个人口味与茶汤颜色深浅调整),直至将一款茶的滋味彻底泡淡,整个泡茶过程才能画上句号。

一步步量化下来,泡好一杯茶,细节处最能见真章!

《6》

茶桌上,很有必要备上一把克秤。

不然,当你在冲泡一斤价格好几千的高山白毫银针时,随手抓出满满一盖碗的茶,泡给客人喝。

体现出来的并非是大气与大方,而是不懂茶,不专业,不爱茶。

投茶太多,会出现茶味被泡涩、泡浓、茶味重等问题。

而精准投茶,是将茶汤风味最美一面呈现出来的关键。

泡好一杯茶,不能学差不多先生,要多一点较真。

随心而为,不如称茶。

适量即可,不如称茶5克来得更有参考价值。

差不多就行,远不如从茶水比例、泡茶水温、出汤时间都精准量化来得效果好!

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文章。

,快青h,芭乐下载app下载污,27net http://www.cityruyi.com/lm-1/lm-1/335.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顾漫小说下载,blazblue,12306候补购票是什么意思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