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叶新闻  茶叶资讯

出汤后一直把茶叶盖着,白茶会不会闷坏?别困惑,让村姑陈来解答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1-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

先前,某知名大学校长论文涉嫌造假引发热议。

老百姓们不禁疑问:学界这是怎么了?学者的水平就这么差?东拼西凑也能当上校长?

虽然经过相关部门严谨的判定后,事件已经有了结果。

但有一点需要说明,老百姓对学术造假的理解,与学界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

老百姓一说造假,就是东拼西凑、剽窃抄袭,没什么好东西。

可实际上,学界对“造假”的界定,要严格得多。

比如,在论文查重时,有连续一定数量的字相同时,就视为重复。

重复的地方,需要注明出处,若是没有注明,则视为抄袭。

有时候完全是本人写的,也可能被标注为重复。

总之,只要有人之前已经这样写了,就是重复,而当这样的重复达到一定比例,就视为整篇文章抄袭。

照此判断,普通人写文章,也有“抄袭”的嫌疑。

网上搜的资料,看到的段子,要引用进来,就要注明出处,关键很多是你传我、我传他,弄不清楚出在哪儿。

但如果没注明,就是抄袭。

所以,很多人已经在不知不觉地剽窃抄袭了,但除了别有用心外,大部分是因为认知偏差。

那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当然有,努力学习、拓宽知识、搜集信息,尽可能全面认识事物。

这样,才能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输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做到“纯”。

《2》

认知偏差,在茶圈里也存在。

就“闷泡”来说,虽然大家常听闻,可真正理解的人,却并不多。

前段时间,有位茶友在后台给我们留言。

他一共提了两个问题。

首先问道,“盖碗泡白茶,前面几泡的时间怎么控制?我泡白茶一般在半分钟左右,算快吗?还是已经闷泡了?”

接着又说,“盖碗出汤后一直把茶叶盖着,白茶会不会闷坏?这样是不是有点像闷泡的感觉?”

由此可见,这位茶友对闷泡的概念,还是十分模糊的。

其实,根据国人以往的喝茶习惯来说,闷泡实属常见。

随手抓一把绿茶或红茶,扔进搪瓷杯、大茶缸、保温杯或其它容器里,注入沸水,就完事了。

茶叶和水长时间浸泡在一起,无法分离。

在这样的泡法下,呈现出来的茶汤,不仅汤色深,口感也浓酽苦涩。

不过,过去人们对喝茶并没有太高的追求。

有茶味,能解渴,就足够了。

以至于有一部分老茶客,已经养成了口味较重的饮茶习惯,非浓茶不喝。

正因为如此,在很多人心中,只要有意识地做到茶水分离,出汤时间都不算太慢。

在普世的时间观念里,半分钟算久吗?一分钟算久吗?

自然是不算的。

可泡茶这件事,若想真正做到快出水,那必须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甚至于,即使只是慢了几秒钟,都会影响到茶汤的香气和滋味。

我们所定义的快出水,指的是从注水到出尽大部分茶汤,时间最好能控制在7-8秒左右。

内质丰厚的白茶,不需要和沸水接触太久,就能释放出足够的滋味物质。

出汤太慢,造成闷泡,反而会导致茶汤苦涩不堪。

就个人经验来看,出汤的时间,是极好控制的。

若是想要避免闷泡,一定不要有多余的动作,沸水注入,合上盖子,倒出茶汤,动作连贯即可。

有的茶客,为了动作优雅,凡事都慢。

不论注水、合盖还是出汤,都像被调成了0.5倍速,以至于虽然姿态好看,可泡出来的茶汤却不好喝。

若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去责怪茶叶品质不好,不好喝。

那么,这口黑锅,好茶是绝对不认的。

《3》

当然,也有老茶客说,自己就喜欢喝闷泡的茶汤。

经年累月的喝茶习惯,早就让他们的味蕾习惯了刺激的、苦涩的、浓郁的滋味。

这时候,如果让他们喝快出水的,清新鲜爽的白茶茶汤,反倒觉得寡淡。

所以,他们往往会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加大投茶量,或是通过闷泡,得到自己多年熟悉的口味。

而这样的茶汤,未必是这泡茶最标准、最好喝的那股滋味。

刚刚入门白茶的茶友,以及想要真正喝懂白茶的茶友,还是快出水来得好。

不闷泡,不坐杯,沸水注入后,便快速出汤。

这样泡出来的茶汤,才是一泡好茶最纯粹的样子,原汁原味,香清甘活。

并且,在快出水的帮助下,我们能够感受到白茶每一冲茶汤里,细腻且微妙的变化。

就像数学题里,那条平缓的抛物线一样。

一冲蓄力,二冲清雅,三冲四冲是精华,五冲六冲稳定前进,七冲八冲依然风情无限,九冲十冲循序渐进……

好茶十分耐泡,但前提是要正确的冲泡。

倘若从第一冲开始,就狠狠地闷泡,30秒起坐杯,那么即使品质再好,也难有好风味、好表现。

普通人喝茶,目的也很简单。

在闲暇的时候,为自己泡杯清新雅致的茶汤,茶香氤氲在空气里,从里到外,都让人觉得身体轻盈。

又何必,要去闷泡,给自己找虐呢?

《4》

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盖碗出汤后,要不要揭盖晾茶?

我的建议是,不需要。

当沸水注入盖碗,和茶叶相遇的一刹那,其中的物质就开始源源不断地释放了。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也就导致茶香弥漫在四周。

如果喝茶的空间比较小,就会发现自己身处的房间里,满室茶香。

也正因如此,揭盖闻香的时候,能闻到盖上鲜香清雅的气味。

但是,这些芳香物质也极易挥发。

出汤之后,如果立马把盖子揭开,放在一旁,就会导致盖碗里的茶叶失去保护。

大量的芳香物质,挥发到空气当中,并渐渐冷却。

这样一来,等到我们再去闻,会发现先前馥郁、高扬的茶香,弱了许多。

其实,只要出汤后确保茶汤被彻底沥干,那么盖碗里的茶叶,就不会形成闷泡。

况且,高山白茶是坚韧的,天气冷,白毫丰富,内质充足。

平日泡茶的时候,如果是一冲接着一冲,中间没有太长时间的间隔,也不用担心合盖后的热气把白茶闷坏。

据身边的朋友说,以前喝消青铁观音的时候,确实有揭盖晾茶的老规矩。

担心沸水留下来的高温,把它闷黄了,所以才需要在每一冲茶汤之后,揭开盖子,降低碗内的温度。

但这种担心,对于白茶来说,完全是多余的。

再次证明了,在喝茶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其它茶类的标准,套用在白茶身上。

《5》

很多时候,认知偏差是由于信息的限制、不了解情况所致。

在每个人眼中,对“闷泡”的定义也有所不同。

有人认为,自己在1分钟以内出汤,就不是闷泡,速度也够快。

甚至还有人说,只要能做到茶水分离,就已经很好了,何必追求时间呢?

现实来看,很难有人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正确认知。

但我们仍要不断努力,去追求那个完美的100%。

通过学习,提高理解,有了丰富的知识作为背景,才有可能达到正确的认知。

随着时间推移,提升自己的“软件”系统,就成了知识。

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水产品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不是感染,天马股份股票,凡一商城官网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