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茶叶新闻  茶叶资讯

一摸、二捏、三拗,3招教你测出白茶的干度,不藏私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11-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

喝茶的时间,能让人气定神闲。

有道是,淡茶温饮最养人。

这里提到的“养”,大抵上有两层含义。

第一重,修养身心。

喝茶是件轻轻松松的事,细啜慢饮,气定神闲。

在忙碌紧张的工作之余,喝茶是再惬意不过的放松与休闲。

第二重,涵养神思。

古人写,清茶以待静者,淡茶以待明者。

放下杂念,心无旁骛地专心饮茶,内心会更加从容。

茶里光阴,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2》

静下来喝茶,能让人发现不少平时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

譬如,干茶的饮水声。

烧沸一壶水,当热汤滚沸时,趁热将沸水冲入盖碗内。

彼时,盖碗内干涸已久的茶叶,正如久旱逢甘霖,叶片细胞会发出轻微的嗤嗤嗤饮水声。

尤其是冲泡叶张略大,条索略粗的干茶时,这种饮水声尤为明显。

比如白茶里的寿眉,岩茶里的老丛水仙。

多人在场同时喝茶,这些细碎的声响容易被交谈声掩盖。

但独自一人泡茶,在安静专注的情景下,更能让人注意到这样的细节。

话说,出现这些细微的嗤嗤饮水声,又能说明什么?

说明茶叶足够干!

茶叶作为干制品,自身的含水量要求很严格。

含水量低,更利于后期保存,不易变质。

另一方面,越是干燥的茶,买起来越划算。

意味着买茶时不必再多花出一笔钱,买到茶叶内没烘干的水分!

选茶、挑茶、买茶,茶叶干度该如何分辨?这始终是重头戏。

尤其在没有专业机器设备帮助测定时,又该如何快速简单识别?

除了前面提到的细听干茶饮水声外,还可以留意这3点细节。

《3》

从反向思维推导。

茶叶本身是干制品,同时也是易碎品。

干茶的含水量和易碎程度,是成反比的。

这也就意味着,干度合格的茶,不可能一丝一毫碎茶缺损都没有出现。

所以,在初步分辨干茶含水量时,可以利用反向思维推导。

散装茶叶在取出后,重点留意它们的茶梗与叶片交接处。

因为,没有经过揉捻塑形的散茶,干茶外形较为蓬松。

在烘干、打包、搬运过程中,最容易发生梗叶分离现象。

比如,白茶里的春寿眉、秋寿眉等。

要是梗叶十有八九保留完整,极少有出现断裂和缺损,这难免会让人顾忌到,这是不是茶叶内保留较多没被烘干的水汽?

没有彻底烘干的散茶,梗叶内部藏有较多水汽,自带微微韧劲,没那么易碎。

正因如此,这些看起来“全须全尾”的散茶,含水量反而值得重点怀疑。

另外,对经过专门压制定型的茶饼、茶砖而言,这招同样可行。

入手一饼茶后,先将外层包装打开,将茶饼取出。

即便取茶动作再小心,再轻柔,但茶饼身上因静电作用附着的茶饼碎屑,仍旧会纷纷脱落。

像从点心盒里取出酥饼那样,酥饼外层的酥皮做不到百分百完整保留。

正因如此,茶饼边缘容易受损。

就像使用多年的旧家具,桌椅的边角/衣柜的四边/圆桌的外边,在这些边角边缘处会自然留下折旧磕碰痕迹。

储存多年后,老茶饼的四周边缘处会出现轻微的缺损磕碰。

若是动辄标注十几二十年陈的老茶饼,饼身完整无损,四周连一丝碎叶都无。

这不仅说明,这饼茶的含水量存疑,连真实年份也大有猫腻!

《4》

通过触摸分辨手感。

摸新鲜树叶时,留在指尖的触感是相对光滑的。

而枯叶传递给指尖的触感,则是尤为粗粝粗糙。

这中间,相差的是含水量。

用指腹轻抚干茶,从手感上也能大致分辨一款茶的干度情况。

不过在伸手摸茶时,也有不少门道讲究。

为确保卫生,要提前洗净双手。

确保手部洁净,且没有残留护手霜气味,再去触碰干茶。

从密封袋、茶叶罐、纸箱内取出散茶时,先听声分辨。

干度达标的散茶,在叶片与叶片彼此摩擦的过程中,会发出沙沙沙声响。

声音很是清脆,像是脚踩在厚厚的落叶层那般。

反观没烘干的茶,则极少有这么清脆的声响。而是声音偏沉闷,甚至一声不吭!

取出茶叶后,在判断含水量时,散茶的芽头、叶片、茶梗等。不同茶叶部位,有着不同的分辨方法。

足够干的茶芽,用指腹轻抚芽头尖端处,会出现明显扎手感。

针尖对麦芒,不外如此。

另外,对部分芽叶分布较多茶毫的品种而言,比如白毫银针。

芽头里外彻底烘干的白毫银针,除了芽尖摸上去微微扎手外,芽身表面的白毫也是蓬松的,在静电影响下会纷纷支棱起来。

白毫太过紧贴芽身,不是好事。

足够干的茶叶,当指腹滑过叶片边缘时,会有几分锋利感。

尤其是,扁平形的龙井绿茶,白茶寿眉的叶片。

它们的叶片边缘会像一叠簇新的A4打印纸,边缘硬挺、挺括、微微锋利。

足够干的茶梗,表皮会略微皱缩。

摸起来,不可能是滑溜溜的。

尤其是在茶梗与叶片的连接处,外皮因脱水而引起的皱缩更是明显。

最后,如果是茶饼、茶砖、饼干茶等。

它们的手感摸起来,是粗粝、粗糙、干燥的。

掂起一饼茶,放在手上翻几次面,会直观感受到茶饼表面就像老树皮那样,粗糙毛躁不已!

《5》

随机抽样揉捏。

干燥易碎的茶叶本身是不折不挠的,不会跟橡皮泥那样任人揉捏。

所以,茶友们在自测茶叶成品干度时,大可随机抽样三五次。

先摸茶芽,再捏叶片。

含水量处于低位的干茶,不仅叶片边缘是硬挺的,用手拿捏起来还会有捏薯片的感觉。

稍稍用力,轻轻一捏,叶片瞬间就会碎成粉末。

并且,在这些被捏碎的叶片植物组织中,极少会有粗大颗粒。

如果在碾碎干茶时,叶片捏起来微微有些韧。

这要么是干茶没烘干,要么是后期受潮了。

留有韧性的叶片在捏的时候,即便费九牛二虎之力,也做不到捏成细屑粉末状,而是断裂成小块状,碎片颗粒明显。

两者对比,前后差别极大。

再接着,可以选择拗茶梗。

白茶寿眉这样拥有明显茶梗的茶,拗起茶梗分辨干度时,方法更是直接。

从寿眉的外形条件看,它的梗叶相对粗大。

烘干时,容易陷入这样的制茶难点。

将叶片烘干后,茶梗也没彻底烘透。等到茶梗被烘透时,叶片却出现烘焦等状况。

为此,经过此前的捏叶片考验,远远不够。

还要再顺势拿起茶梗,用拇指和食指分别卡住两头,用力往中间拗断。

烘干到位的茶梗,在拗断时会发出清脆声响,随着啪叽一声,应声断成两截。

而藏有较多水汽的茶梗,内部纤维留有韧性,难以拗断出清脆声响!

《6》

普通茶客在分辨含水量时,除了逐一对照前文内容外。

还有不少方法,值得探索。

比如,对色彩分辨较敏感的茶友,可从叶片颜色进行对比。

在颜色深一分与浅一分之间,亦能得出答案。

再比如,对气味捕捉较敏感的茶客,大可闻香识茶。

品质好,干度合格的茶,一打开包装就会有浓郁干茶香飘来。

如果干茶闻起来气息沉闷,那肯定不对劲。

总之,简单自测茶叶干度的方法,少不了留心细节。

而细节,来源自观察。

勤观察,更能得出经验!

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老年人牲生活,最新手机铃声免费下载,地铁 股票
  • 编辑:茶博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