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茶馆文化

《泡茶馆》原文小型茶馆平面设计图有意境的茶馆名字《茶馆》课文原文

  每一次《茶馆》的演出,对北京人艺来说,就像过年一样《泡茶馆》原文

《泡茶馆》原文小型茶馆平面设计图有意境的茶馆名字《茶馆》课文原文

  每一次《茶馆》的演出,对北京人艺来说,就像过年一样《泡茶馆》原文。从1999年复排到现在,这“年”几乎每年总得过一次,今年又赶上70周年院庆,把这出看家大戏拿出来演,气氛格外浓烈。

  人艺的老人儿说,70年代那会儿,院里上上下下的演员也就50来人,演《茶馆》需要45人,一到这时候,全院的人自然会聚齐,“可不是过年吗?”。如今,人艺的演员比那时翻了一倍,有上百人。一到演出前的联排,好久不见的老演员们相互寒暄,一如茶馆中久未相见的老茶客;年轻演员们也希望借着这个时候,看一看前辈齐聚的风采,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6月5日,这一轮演出彩排的头一天,排的是《茶馆》的第三幕。这是一场不带妆的彩排,道具也摆放得精简,台下待场的演员闲聊着天,松弛,轻松。演了几十年,每句台词甚至是转身、递水的动作都已是肌肉记忆,不用再准备什么。一些老演员已退休多年,这几年很少出现在舞台上,为了人艺70周年的《茶馆》演出,此番一一回归,像演庞太监的严燕生、演李三的李士龙、演庞四奶奶的杨桂香、演巡警/方六的李光复。候场的人中,几位如今人艺的中坚力量都在,演秦二爷的杨立新、演常四爷的濮存昕、演松二爷的冯远征、演刘麻子的何冰、演唐铁嘴的吴刚有意境的茶馆名字、演小丁宝的岳秀清、演康顺子的龚丽君,熙熙攘攘、三言两语的,像是一出台下的“茶馆”。

  “叮!”人艺的每场彩排都有这么一个西餐厅里上菜的小铃,据说是焦菊隐导演最先用的。“叮”声一响,意味着进入演戏状态,全场安静。现在《茶馆》排练时用的这只小铃由杨立新按响。

  “邦邦邦”,大傻杨敲着数来宝从侧幕入场。梁冠华扮演王利发,自始至终要么穿梭在茶座间,要么坐在他掌柜的位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茶馆》这戏,上上下下、进进出出几十号人,只有他一人总得跟舞台上待着小型茶馆平面设计图,既演这出戏,也看这出戏。相比之下,扮演大傻杨的张福元也是贯穿全场的一位,如果说掌柜王利发是在每一个角色之间穿针引线的人,那么大傻杨就是把老舍先生要“葬送”的“三个时代”黏合在一起的胶。

  《茶馆》写了50年中国社会的变迁。老舍曾经谈道:“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问题。可是,我不熟悉舞台上的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在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透露出了一些消息吗?”于是,有了现在横跨50年的茶馆故事,从戊戌变法失败的晚清到民阀混战时期,再到最后一幕的解放战争时期。这是他要通过这个剧本“葬送的三个时代”。

  演到第三幕,茶馆已是风雨凋零,与经典的第一幕开场时丁零当啷的嘈杂热闹相比,戏到此时有意境的茶馆名字,愈发悲凉了。大傻杨也不再意气风发、慷慨激昂,连敲骨板的节奏都慢下来一些。老舍先生在剧本里说大傻杨已是衣衫褴褛、步履维艰,那副数来宝的牛胯骨也破旧不堪,一天讨不到几个钱,饥一顿饱一顿,半死半活的小型茶馆平面设计图小型茶馆平面设计图,嘴里唱念着:“树木老,叶儿稀,人腰把头低。”

  在《茶馆》里,大傻杨不算是主要人物,但很重要。1957年,老舍的《茶馆》剧本出来后,整个戏联排,总觉得缺点东西。焦菊隐就跟老舍先生商量,能不能在每一幕中间加点串场的连接。焦先生想起了数来宝,一边说一边演,是串场也是剧中人。于是老舍又补写了三段数来宝的词。

  1999年复排,张福元就开始演大傻杨,而上一任演这个人物的是他的岳父童弟,导演说:“你就子承父业吧。”张福元告诉我,大傻杨走街串巷唱数来宝,也不总是来裕泰茶馆,哪里能要来赏钱就去哪里。“他对社会百态见多了,对百姓的事也知道得多,就把这些总结起来,用明白的语言唱出来。他总自嘲,比如要唱‘数来宝的还是没发财’,说起来是自嘲,其实是对社会的不满,对世风日下的嗤之以鼻。到了晚年,他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那时候虽然生活不如意,但有正义感,血气方刚的,经常发出一些愤愤的声音,那时是‘快嘴的骂’。等到二、三幕,在底层社会见到的现状越来越多,比自己更惨的大有人在,他反而悲悯起来,而且无奈《茶馆》课文原文。”

  张福元记得,2005年《茶馆》去华盛顿演出,肯尼迪艺术中心用了一张以大傻杨为中心的剧照,这在以往的海报中从未出现过。这张照片是在排练场拍的,当时只换了戏服,还没带妆。张福元好奇地问主办方为什么会用大傻杨,一位黑人工作人员告诉他:“看完这出戏,我们觉得大傻杨是全剧中活得最明白的一个人。”

  这句话有些点醒了张福元,他琢磨着,演大傻杨,就要符合他的身份,既不是政客,又不是投机分子,也不是最底层快要饿死的人。他多多少少有些文化,有对社会的反思,他把这些不满统统通过唱词发泄出来。在《茶馆》错综复杂的群像中,大傻杨跟其他人物不一样,没有情节线的推动,但又身处这个时代,整日在茶馆游走,既靠近又疏离。他有自己的骨气,更有自己的悲哀。

  就这样,带着这种情绪和思考,张福元演了20多年大傻杨。他没有对手戏,只能自己琢磨每一段唱词。由他开始,《茶馆》里一个个人物的悲剧一一铺开。就在从1956年到1957年不断调整《茶馆》剧本的这段时间里,1957年春,老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论悲剧》一文,提出“为什么我们对悲剧这么冷淡”的问题。他谈到悲剧“描写人在生死关头的矛盾与冲突,它关心人的命运。它郑重严肃,要求自己具有惊心动魄的感动力量。它虽用不着我来提倡,我却因看不见它而有些不安”。而这篇文章发表的时候,“整风运动”正如火如荼。

  就在院庆前4天,6月8日,蓝天野先生以95岁的高寿去世。直到两年前,蓝天野依然活跃在话剧舞台上,演出巴金先生的《家》。1956年3月29日,焦菊隐、夏淳导演的《茶馆》首次被北京人艺搬上舞台时,三位最重要的人物——掌柜王利发由于是之扮演,秦仲义秦二爷由蓝天野扮演,常四爷由郑榕扮演,自此,蓝天野的名字就与秦二爷绑在了一起。

  1992年,人艺40周年纪念演出,也是于是之、蓝天野这些老先生最后一次演《茶馆》。如今饰演秦二爷的杨立新当时也在台上,他在第一幕中演一个卖耳挖勺的老头儿《茶馆》课文原文。他向我回忆道,那一轮演出,起初也没人说这就是初版阵容的谢幕演出,只是“那个时候演出不像现在这么规律,《茶馆》也不是每年都会在首都剧场上演。剧院觉得有意境的茶馆名字,不少老同志逐渐退休,就把大家伙儿再凑到一起演一次吧。当时没说这是告别演出,不过很多熟悉人艺和《茶馆》的观众也意识到了,要是再把这些老同志们凑到一起,不容易了。莫名其妙的,那天晚上谢幕的时候,二楼观众席有观众喊了一句‘于老师,再见’,这句话把于是之的眼泪给喊出来了”。

  那一场演出,于是之有几处衔接不是很顺畅。据蓝天野后来回忆,当时于是之嘴有点不利索,但还没确诊,“他不是忘词,只是说话有点不利索”。第二年,于是之被初步确诊为轻度偏瘫,再后来,脑子就越来越不清楚了。

  这一轮演出之后,初代《茶馆》正式落幕。张福元在采访中向我解释了一个问题:年龄对一个话剧演员意味着什么?到什么样的状态就意味着“演不动了”?张福元说,话剧演员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是很敏感的,年龄一大,腿脚的反应不如巅峰时期那么快,接戏、递戏的速度跟不上,就会影响整体的节奏;气力也不足了,人艺演话剧不靠麦克风,全靠肉嗓子,当你的台词不足以让全场每一个观众听清楚时,就差不多到时候了。“这个时候,不演是对观众的负责。”

  1958年《茶馆》首演,于是之、蓝天野都是二三十岁。到了杨立新、濮存昕这一拨人演《茶馆》,他们最羡慕的,就是当年老舍和焦菊隐先生都在,戏都是讨论着出来的,编剧、导演、演员三种角色在一起把这个戏给揉了出来。

  谢幕演出结束之后,于是之虽然不再演王掌柜,但他仍是当时北京人艺的副院长,他不愿放下《茶馆》,就总鼓励导演林兆华,让他再排一版有意境的茶馆名字。可哪儿那么容易呢?《茶馆》第一次遇到了这个巨大的问题:如何接替,如何传承?

  杨立新说,从1992年于是之版本的最后一演,到1999年复排,这中间时隔七年之久,有两个原因:一是于是之、郑榕、蓝天野、英若诚等这些老先生演的角色太过深入人心,观众早已把于是之和王利发看作一个人了,无论是谁来接替,观众想的不是“你是不是王利发、是不是秦二爷”,而是“你是不是小于是之、是不是小蓝天野”,后继的人深知难以超越经典,经典版本必须“冷却”一下,给观众一个缓冲的时间;二是《茶馆》参演人数众多,主要角色也多,谁来演?怎么排?是编排新版本,还是重排焦菊隐先生的版本?所有这些都是问题,并不好解决。

  1999年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人艺决定要在这个档口拿出新版。在“焦版”之外,林兆华排演了另外一个更具实验性的版本,当时甚至找来姜文、李雪健等人艺之外的演员,可还是不妥,最终作罢。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人艺最终还是重排了“焦版”,由林兆华担任艺术指导。就这样,复排的第二代“焦版”《茶馆》诞生了。

  只要是演《茶馆》,就无法不受到质疑,无论是新版还是复排。当时,几位主要演员也都做好了心理准备,这会是一个难熬的过程。一旦复排,就会被观众拿着放大镜与前辈比较,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走位,甚至转身的卡点、喘息声的频率,都会被拿来对比——有多少模仿的痕迹,又有多少在前辈基础上的改变?经历了50年的《茶馆》一步步成为中国话剧的经典代表,它便成了一个标杆立在那里。

  梁冠华大概是压力最大的。他接过于是之的王掌柜一角,直到今天也仍然会被人与于先生作比较。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梁冠华有些胖,跟于是之精明利落的形象不太一样。不过林兆华觉得,梁冠华是当时最好的人选,“小胖子多可爱啊”,因为茶客们喜欢喜庆的茶馆老板,梁冠华身上有这个劲儿,他圆滑、麻利,招顾客待见,是个很好的掌柜形象。

  杨立新还记得,当初最先分配给他的角色不是秦二爷,而是庞太监。他说若是要演庞太监,压力会更大。“原本演庞太监的童超老师,演过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强烈、各色人物反差极大,可说是神仙老虎狗、生旦净末丑无所不能的真正的大演员。”那段时间,他整天琢磨着怎么能把自己由内而外地拧巴成一个的太监,此时却接到了要改演秦二爷的通知。杨立新有些措手不及,又松了口气,开玩笑说:“秦二爷我演够五十分就是满分了,因为当时我只排练了一半时间。”

  “演了几十年的戏,看了几十年的戏,闭上眼睛都可在脑子里过电影,在原来的基础上塑造人物的难度太大《茶馆》课文原文。不像不成,太像也不成,以前没有过先例。”1999年的首演中,杨立新在前辈蓝天野的表演基础上没有做太大改动,只是在第三幕秦仲义拿出那支钢笔时,在外面多包了一块布,一块白底蓝条巴掌大的细布。这是演出前他在道具间里偶然看到的,觉得合适,这符合第三幕中秦二爷虽然穷途末路但毕竟讲究一生的人物特质。

  “这次复排,圈外人不太容易体会到其中的艰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现当代戏剧文学研究者邹红指出,在《茶馆》剧本的版权开放之后,除了北京人艺,为什么《茶馆》的其他版本很少?邹红解释道,“京味”是重要原因之一,《茶馆》是一个植根于北京本土的戏,其次则是强大的导、表演阵容,以焦菊隐和于是之等人为代表的老一代北京人艺艺术家,这一整体一般的剧团很难与之相比拟。在这两点之外,最重要的是,真正使《茶馆》成为后来人难以企及的典范的原因,在于它确立了中国现实主义话剧的演出范式,这里包括剧作家老舍的创作,导演焦菊隐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成功实践《泡茶馆》原文,于是之等一大批富于舞台经验的演员的完美配合,再加上50年代后期特殊的戏剧氛围,《茶馆》最终成为难以逾越的经典。

  6月12日晚上7点半,北京人艺首次采用8K技术进行《茶馆》演出的现场直播。话剧仍在首都剧场那一方舞台上演,但观看的人却大多在手机那头儿,他们很多时候看不到完整的舞台,他们看到的话剧会像电影一样,在不同运镜下,看到人物特写,看到道具、妆效的细节,却无法感受到现场不用话筒的“肉嗓子”,也很难感受到舞台上一束锥光聚光灯下的兴奋感。这在以往的话剧演出中是不曾出现的。

  在首都剧场演出的后台,一张大台面上码放着七八只挂着铃铛、系着红绿布条的骨板,主料是牛胯骨,这些都是唱数来宝的大傻杨吃饭的家伙。现在的这些板中,只有一只是50年代传下来的,还有一只是70年代的,剩下的都是现在这两年新做的小型茶馆平面设计图。这堆已是成品的骨板旁边,还放着一副刚从市场买回来的牛胯骨,肉还没刮干净,也没上桐油,一阵一阵散发着牛肉的膻味,即将被道具的师傅打制成一副新板。

  张福元说,以前做板,用的几乎都是25岁以上老牛的胯骨,硬度、韧度和密度都很好,经得起打;后来这种老牛越来越少了,如今用的都是几个月催大的牛胯骨,打不久就会出现裂缝,他就曾经在一次演出中打碎过一块骨板,掉了一半在地上。所以,现在每次演出,他要准备三四副骨板备用有意境的茶馆名字。在骨板旁边,堆放着烂肉面、松二爷和常四爷的鸟笼、常四爷提溜来的鸡的标本,林林总总的,很多道具跟着剧组用了几十年,跑了很多国家。

  如今的《茶馆》,从道具到演员,都再次面临这个问题:如何接替,如何传承?几位主要演员中,濮存昕69岁,杨立新65岁,冯远征60岁,梁冠华58岁,何冰54岁。事实上关心人艺和《茶馆》的人已经早就忧虑这件事了。从1999年到今年,这一批演员用了23年将第二代《茶馆》再次塑造为经典,至少在现在的观众心里,很多人已经把他们与角色看作一体,就像当年初版一样。

  杨立新觉得,时代在变,观众也在变。于是之那一辈演员生活的时代与《茶馆》那个年代挨得很近,要想演太监,还能找到当时尚健在的老太监去请教一二,北京的茶馆也在有意境的茶馆名字,北京城还基本是原来那个北京城,好多当年的事情,问问家中长辈就什么都知道了。到了现在这一代,最年轻的观众甚至出生在戊戌变法一百年之后,他们对历史和北京的认知会有变化,他们接受的戏剧也会有新的方式。

  “有一个说法叫‘生书熟戏’,就是说这戏观众越是熟越是有兴趣,越是想看,他希望在舞台上看到熟悉的演员和熟悉的戏。这是看戏的一个特点。”杨立新说,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演员与观众之间培养默契的途径,观众喜欢在舞台上找到这种安全感。“不过,观众在变,《茶馆》也会有新的出路。”

  线上直播这晚,演到第三幕临近落幕的时候,北京很多地方开始下起了冰雹,冷飕飕的。直播的弹幕里,很多人刷着冰雹的消息。屏幕间,王掌柜、秦二爷、常四爷都走到了风烛残年之时。三位故交颤颤巍巍的,坐在老茶馆,可惜“有花生米,牙没了”。最后,王利发从地上捡起纸钱,随着他走过的地方,灯光逐渐暗下。光只集中在王利发的上身和腰带上,当他走进后院时,场上的灯光几乎全暗,大门外的阳光逐渐明亮,从门外透进来。时代与人生的命运,又开启了新的轮回。

  (参考资料:《〈茶馆〉的舞台艺术》,刘章春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走进“茶馆”:新中国60年话剧艺术巡礼》,梁秉堃著,同心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茶馆》的历史背景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