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茶叶新闻  茶叶资讯

上手实操,实测对比,煮老白茶干茶和煮叶底,会有哪些不一样?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5-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上手实操,实测对比,煮老白茶干茶和煮叶底,会有哪些不一样?

《1》

雨季宅家,适合听一首慢歌。

顺手煮上一壶茶,就更好了。

咕噜噜的温暖茶汤,能带来不少人间烟火味。

稍一靠近,能闻出四周的空气内盈满茶香。

很多时候,煮茶不过是寻常、顺手、简单的事。

但不少茶客觉得煮茶准备很麻烦,要特意备茶,翻出家里的老白茶,取出适量干茶。

为避免茶味煮浓,还得提前称重……

其实,煮茶大可尝试化繁为简。

用盖碗泡茶时,将茶味泡淡之后,留下来的叶底同样能煮茶。

不过和直接煮干茶相比,煮叶底面临的争议性颇多。

有的茶客会纠结,不知泡到第几冲才适合煮叶底,是第五冲还是七、八冲之后?

有的茶客会踟蹰,已经泡淡的老白茶叶底,还能剩下什么茶味,再去煮茶会不会味道很淡?

有的茶客会犹豫,煮叶底时该放多少茶才合适?是只放一半,还是剩下来的叶底全部放进去?

这一切,都要从煮干茶和煮叶底的不同说起。

《2》

一、投茶量不同。

近期做了煮茶测评,将煮干茶和煮叶底分别试了一次,发现它们的差别不小。

这次煮茶,选的是2017白露后压饼《秋岁引》。

作为近5年陈的老白茶,它既有药香,也有枣香,汤感醇且润,风味温和,是煮茶的极佳选择。

对待一饼高山原料、工艺到位、储存良好的优质老白茶,煮茶时比较省茶。

标准110毫升盖碗泡白茶,不论新茶老茶,投茶5克为宜。

煮干茶从茶味效果看,煮一壶300-400毫升的茶汤时,仅需准备2-2.5克干茶。

和平日的盖碗泡茶相比,哪怕是少量的干茶,也能煮出满满一大壶甘润热汤。

算下来,煮茶比起盖碗冲泡起码省掉一半茶叶用量。

同样一饼350克的老白茶,按一天喝一次的频率来计算。

盖碗冲泡能喝70天,时间在两个多月左右,而全部换成煮茶的方式,可供五、六个月饮茶所需。

和煮干茶不同,煮叶底可视为二次利用。

将剩下来的叶底用于煮茶,先泡后煮更能避免浪费。

煮叶底时,需要将5克泡开后的叶底,全部拨入煮茶壶内。

至于说,盖碗泡白茶,泡到第几冲才适合煮叶底?

这并没有定数,看个人习惯来定。

如果一泡茶才泡了三、四冲,喝茶喝到一半,临时有事需要离开。

等到再回来时,将剩在盖碗内已经凉透的叶底,拨入煮茶壶内煮一煮,添酒回灯重开宴,未尝不可。

但在通常情况下,盖碗泡到7、8八冲后,茶味逐渐淡下来。

此时叶底仍旧深藏着一定风味,借助高温煮茶的激发,能让茶味展现迎来第二春。

只要煮茶方式用对,不必担心煮出寡淡无奇、味如白开水的茶汤。

从喝茶体验看,先冲泡后煮叶底,堪比一鱼两吃。

既能领略白茶每一冲的风味层次精彩,又能感受煮茶的乐趣,着实妙哉!

《3》

二、投茶时间不同。

煮茶操作上,壶里放冷水还是热水,令人纠结不已。

这背后关联到投茶时机、煮茶时长的不同。

壶内放冷水,将茶叶投入壶,摁下开关后进行加热。

等壶内冷水从常温逐渐加热直至滚沸,还需要一段等待期。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壶内的茶汤要等烧沸后,才适合倒出饮用。

放热水煮茶,煮茶壶内的水温更能快速烧沸,进而缩短煮茶时间,避免茶叶与水长时间接触,浸出过量茶味。

从适用场合看,热水煮茶,更适合煮内质保留丰沛的干茶。

干茶的茶味物质处于完整状态,没有经过半点消耗,不适合“冷水下锅”,热水煮茶更能稳妥控制煮茶时间。

所以在煮干茶时,要先烧水,等到壶底大量冒泡后再投茶。

要不然就是先用烧水壶烧水,等水烧热后,再加入热水、加入干茶,一起煮至沸腾后关火。

反观冷水煮茶,更适合煮内质保留有限的茶叶。

比如,已经泡了7冲左右的老白茶叶底。

比如,品质普通的老白茶,盖碗冲泡茶味激发有限,长时间高温煮茶才能有滋有味。

再比如,喝茶口味偏浓郁的茶客,也可以根据个人喝茶适时调整。

归纳来看,煮干茶和煮叶底时,前者适合热水煮。

后者在茶味泡淡后,冷水煮茶更能榨出剩余滋味!

《4》

三、煮茶时间不同。

煮一壶茶的时间,有长也有短,并不固定。

这背后涉及到不少变量。

用大壶煮还是小壶煮?每次煮400毫升还是800毫升?是大火煮茶还是文火煮?茶叶内质含量丰沛与否……

一切都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

从测评感受后,热水煮干茶时,先烧水。

煮茶壶内注入约400毫升纯净水,摁下加热,等到烧开,已经过去三、四分钟。

看到壶底接二连三冒泡后,投入提前准备的2.5克干茶。

投茶入壶,不超过一分钟时间就能看到汤面激烈翻滚。

波涛汹涌,热汤滚沸,此时赶紧关火。

关火后,电陶炉内还留有余温。

并且壶内温度还比较高,茶汤还在剧烈冒泡,这时千万别轻举妄动。

等到壶内稍稍平歇,风平浪静后,再倒出茶汤也不迟。

算上静待茶汤平静的时间(约两分钟),便能喝到香浓淳滑的茶汤。

至于煮叶底,煮茶总用时是相近的,只不过投茶时机发生了改变。

冷水煮茶时,壶内的水温从常温,逐渐加热到沸腾。

这段三、五分钟的加热期内,茶水交融,更能榨出叶底内剩余的茶味!

《5》

四、茶味效果不同。

本篇出镜的主角,不论盖碗冲泡,还是煮干茶,亦或者煮叶底,统统是2017白露后压饼《秋岁引》。

这饼茶喝起来,给人感觉很温暖。

在盖碗冲泡时,前几冲的茶汤里有浓郁的黑枣香气,比起单纯的枣香,又多了几分甜香。

经历数年陈化后,揭盖趁热闻香时,药香盈然而上。

尾调还保留几分秋日山野时,迎风飘来的山野花香,悠悠然,藏在药香与陈香之后,给人惊鸿一瞥的神秘感。

前三冲,茶汤喝起来是醇和细腻,绵柔似稠,在甘醇之余,尚不失清新、清甜风情。

随后,汤中的厚度渐渐增加,汤感甘醇,茶汤里溢满枣香、果香、药香混合起来的香气,吞入喉咙时,只感觉茶汤质感十分稠滑美妙!

从随手拍来的第一冲与第六冲汤色对比,可见一斑。

第一冲快出水时,茶味只是热身,汤色是浅浅的赤金色。

六冲后,汤色加深,类似熟杏那般,带有秋的熟美风情。

尝过盖碗冲泡的风味层次,再去煮叶底。

从投茶,到汤水滚沸,茶汤呈现出晶莹的赤金色。

稍稍静置后,汤色渐深一分,倒出茶汤饮用,感觉茶汤仍旧是顺滑细腻的,但醇厚程度不如盖碗冲泡来得茶味厚实。

喝起来,茶汤里香中带甜,香柔细腻,着实美妙!

煮完这壶茶后,洗净茶壶,再去煮一旁备用的干茶。

直接煮干茶,按以往的经验,只要煮茶时长控制适宜,优质好茶煮上2-3壶热汤,不成问题。

煮第一壶,茶汤煮沸后能明显感觉到,四周涌动着浓郁茶香。

倒出茶汤,茶水同样呈现赤金色,喝起来要清甜顺滑不少。

茶味甘、汤感醇、回味层次丰富。

喝入口后,生津涌起。

丝丝甘甜萦绕在喉间,着实美妙。

《6》

雨天煮茶,是颇有情调的茶时光。

煮茶喝,不需要反复熬煮。

不论热水煮,还是冷水煮,煮至茶汤沸腾即可。

不必反复烧开,来回熬煮。

煮干茶,相对更单刀直入,能感受老白茶毫无保留的甘醇、绵柔茶味。

煮剩下来的叶底,茶汤喝起来清甜柔润的,别有一番细软轻柔风情!

闲暇时,静候一壶茶汤煮成。

等待一壶好茶的诞生,自有一股平和与满足心境。

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文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