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茶叶新闻  茶叶资讯

福鼎白茶:为什么说老白茶与建盏是绝配?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6-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宋人斗茶讲求汤花是否鲜明、着盏的持久性以及有无水痕,但这其中也少不了茶叶的品种、所用水温、茶器的选用……这一时期包括宋徽赵佶在内,将相、雅士、、商贩们无一不对斗茶一事乐此不疲。

  宋徽醉心于艺术雅玩,尤其爱茶,并著有《大观茶论》。对于斗茶,他分外热衷,甚至在下朝后,常与臣僚们斗茶。上行下效,当时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布衣百姓,皆将斗茶作为一项日常活动,并以此为乐。既然斗茶如此风靡,与之匹配的茶碗,自然成为两宋朝野竞相追捧的对象。当时的 “斗茶神器”,就是建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斗茶时如果没有一只好建盏,恐怕就输了一半。

  宋徽的《大观茶论》,写到“白茶自力一种,与常茶不同……其叶莹薄……芽英不多,尤难蒸焙……”。这段文字里透露出的信息非常重要。

  白茶,与常茶不同,不同在哪里?后面写到了其叶莹薄、芽英不多。前半句比较好理解,叶片很薄,当属原生品种,有性繁殖一类。后半句的“芽英不多”,芽,自然是指茶芽,“英”呢?在古代,英有“花、净化,事物最精粹的部分、用羽毛做的矛饰”等含义。在我们看来,第三种解释显然更合理,英,就是之茶毫。

  而《大观茶论》里的白茶,产地就在闽北一带,与建盏产地距离非常近。,文中记载的白茶,因该是菜茶体系里的白化品种,而且数量极少,分布极其稀疏。我们在福鼎、建阳两地先后都有发现这种植株。而白茶品类体系中,先后出现的就是小白、大白、水仙白。不得不让人惊叹,一本宋代论著里,既提到了白茶的源头性树种,又提到了建盏的审美与使用方式。这无疑,让白茶与建盏更亲密。

  建盏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不存在完全一样的两只盏。这就是讲得在建盏烧造中人力不可为、不可控的因素。自然之功,人力难以干预。而白茶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越是简单的工序,越需要高超的工艺把控。同样的茶青、同样的产地、同样的天气和制茶师傅,做出来不同批次的白茶可能风格迥异。

  建盏富含铁元素的原料与独特的烧制工艺,让建盏能够更好的散发老白茶的茶香,盏形底小口大让茶香充分显露,胎古朴厚重茶汤久热难冷,长时间保温蓄热并提高茶汤的碱性,能充分激发和提升茶的香气;使在品茶过程中更能体会各种茶的独特韵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